控制器的技术要求与质量
互联网
2019-01-18 15:48:48
1.充满断开(HVD)和恢复功能
◆要求控制器具有输入充满断开和恢复接连功能。
◆标准设计的蓄电池值为:12V;则充满断开和恢复连接电压参考值:
起动型铅酸电池充满断开为:15.0~15.2V; 恢复连接为:13.7V。
固定型铅酸电池充满断开为:14.8~15.0V; 恢复连接为:13.7V。
密封型铅酸电池充满断开为:14.1~14.5V; 恢复连接为:13.2V。
注:脉宽调制和开关型的控制器主要在充电回路设计、采用的技术与其不同,故本标准中就没有特定连接恢复值要求。
◆标准指标不足点及存在问题:
⑴充满断开和恢复连接都应该有一定的电压宽度,则恢复连接只规定一点,这会给电路设计、生产带来一定的难度;
⑵被检产品指标与标准有一定的偏差,其原因由二个方面:
a.用来做基准电压的器件造成和电压比较器存在不稳定或有较大的温度漂移。就会造成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环境温度下测量充满断开电压和恢复充电电压值时存在较大的差异。
b 产品出厂检验时所用的电压表没有经过定期计量,则有一定的误差,从而导致出厂前参数设定值也存在着相应的误差。
2.温度补偿
◆ 考虑环境及电池的工作温度特性,控制器应具备温度补偿功能:
--由于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再化合反应产生大量热不易散出,就会导致电池温升过高,电解液干涸,造成电池的热失控。
--温度补偿功能主要是在不同的工作环境温度下,能够对蓄电池设置更为合理的充电电压,防止过充电或欠充电状态而造成电池充放电容量过早下降甚至过早报废。
◆ 在标准中规定了温度系数在-3~7mV/℃。
◆ 产品实际检测情况:
目前送检的控制器大部分不具备此功能,无此功能的主要原因:
a.电路设计稍加复杂;
b.生产成本略有提高。
◆ 补偿值的具体设定应根据蓄电池生产厂商提供的参数来确定;
补偿值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关系电池使用时间长短的重要因数。
3.空载损耗(静态电流)
◆为了降低控制器的损耗,提高光伏电源的转换效率,控制器的静态电流应尽量低。
◆在标准中规定了控制器最大自身耗电不应超过其额定充电电流的1%。
◆产品实际检测情况:
静态电流超出标准要求主要出现在30w/12V以下的光伏控制器,造成此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二方面:
a.电路设计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在使用继电器的电路中,应避免控制器空载时继电器处于驱动吸合状态,否则继电器的驱动线圈将会消耗十几毫安甚至几十毫安的空载电流。设计时考虑:
⑴ 驱动电流较大的控制元件与电路工作之间的落辑关系;
⑵ 各部分电路的偏置电流调节到能保证电路正常工作时最小值。
b.电路中控制元器件的选择与采购:
尽量选择驱动电流小的控制元件,如:电压驱动型的功率器件及CMOS电路等,并注意这些元件的质量。
4、充、放电回路压降
◆为了降低控制器的损耗,还应对控制器充电或放电的电压降提出要求。
◆在标准中规定了控制器充电或放电的电压降不应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5%。
◆产品实际检测情况:
控制器的充放电回路压降过大,主要问题出现在额定电流较大的光伏控制器,其原因有以下二方面:
a.充放电回路中反向隔离器件的选择不合理,充放电电流较大时,应尽量选用正向压降小的肖特基二极管做充电回路中的反向隔离保护。
b.电路板焊装工艺存在一定问题:
⑴通过大电流的导线截面积不够;
⑵电路板铜铂线条较窄;
⑶大电流焊接点存在不同程度虚焊现象;
⑷蓄电池放电回路中的保险管(如选用劣质管就产生较大压降、卡座与电路板焊接不良同样产生较大压降)。
免责声明:内容部分来自互联网。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同意其观点或确认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要求控制器具有输入充满断开和恢复接连功能。
◆标准设计的蓄电池值为:12V;则充满断开和恢复连接电压参考值:
起动型铅酸电池充满断开为:15.0~15.2V; 恢复连接为:13.7V。
固定型铅酸电池充满断开为:14.8~15.0V; 恢复连接为:13.7V。
密封型铅酸电池充满断开为:14.1~14.5V; 恢复连接为:13.2V。
注:脉宽调制和开关型的控制器主要在充电回路设计、采用的技术与其不同,故本标准中就没有特定连接恢复值要求。
◆标准指标不足点及存在问题:
⑴充满断开和恢复连接都应该有一定的电压宽度,则恢复连接只规定一点,这会给电路设计、生产带来一定的难度;
⑵被检产品指标与标准有一定的偏差,其原因由二个方面:
a.用来做基准电压的器件造成和电压比较器存在不稳定或有较大的温度漂移。就会造成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环境温度下测量充满断开电压和恢复充电电压值时存在较大的差异。
b 产品出厂检验时所用的电压表没有经过定期计量,则有一定的误差,从而导致出厂前参数设定值也存在着相应的误差。
2.温度补偿
◆ 考虑环境及电池的工作温度特性,控制器应具备温度补偿功能:
--由于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再化合反应产生大量热不易散出,就会导致电池温升过高,电解液干涸,造成电池的热失控。
--温度补偿功能主要是在不同的工作环境温度下,能够对蓄电池设置更为合理的充电电压,防止过充电或欠充电状态而造成电池充放电容量过早下降甚至过早报废。
◆ 在标准中规定了温度系数在-3~7mV/℃。
◆ 产品实际检测情况:
目前送检的控制器大部分不具备此功能,无此功能的主要原因:
a.电路设计稍加复杂;
b.生产成本略有提高。
◆ 补偿值的具体设定应根据蓄电池生产厂商提供的参数来确定;
补偿值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关系电池使用时间长短的重要因数。
3.空载损耗(静态电流)
◆为了降低控制器的损耗,提高光伏电源的转换效率,控制器的静态电流应尽量低。
◆在标准中规定了控制器最大自身耗电不应超过其额定充电电流的1%。
◆产品实际检测情况:
静态电流超出标准要求主要出现在30w/12V以下的光伏控制器,造成此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二方面:
a.电路设计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在使用继电器的电路中,应避免控制器空载时继电器处于驱动吸合状态,否则继电器的驱动线圈将会消耗十几毫安甚至几十毫安的空载电流。设计时考虑:
⑴ 驱动电流较大的控制元件与电路工作之间的落辑关系;
⑵ 各部分电路的偏置电流调节到能保证电路正常工作时最小值。
b.电路中控制元器件的选择与采购:
尽量选择驱动电流小的控制元件,如:电压驱动型的功率器件及CMOS电路等,并注意这些元件的质量。
4、充、放电回路压降
◆为了降低控制器的损耗,还应对控制器充电或放电的电压降提出要求。
◆在标准中规定了控制器充电或放电的电压降不应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5%。
◆产品实际检测情况:
控制器的充放电回路压降过大,主要问题出现在额定电流较大的光伏控制器,其原因有以下二方面:
a.充放电回路中反向隔离器件的选择不合理,充放电电流较大时,应尽量选用正向压降小的肖特基二极管做充电回路中的反向隔离保护。
b.电路板焊装工艺存在一定问题:
⑴通过大电流的导线截面积不够;
⑵电路板铜铂线条较窄;
⑶大电流焊接点存在不同程度虚焊现象;
⑷蓄电池放电回路中的保险管(如选用劣质管就产生较大压降、卡座与电路板焊接不良同样产生较大压降)。
免责声明:内容部分来自互联网。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同意其观点或确认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